烈日下,工地正在大干,壓路機、運輸車、灑水車來回穿梭在現場,攤鋪機后方兩百多攝氏度高溫的瀝青路面上冒著青藍色熱浪,一個90后小伙子拿著試驗儀器不停地檢測著瀝青路面的參數,古銅色肌膚上的汗水早已浸濕身上的工作服。他就是一公司襄陽汽車試驗場項目部的試驗員劉永杰,不久前在一公司、局的青工比武中兩次獲得工程試驗“技術狀元”。
(一)
“小劉,看到院子里的小推車了嗎?那是我們拉運混凝土做試塊用的,還有這個平板振動夯,是試件振搗用的,房間東南角的那個大儀器叫微機顯示萬能試驗機,是做鋼筋拉力試驗的。”張(家口)呼(和浩特)鐵路客運專線三分部(一公司)試驗室主任王凱帶著剛參加工作的劉永杰邊看試驗室邊介紹。
學生到員工的轉變是人生的轉折點,嶄新的一頁必須由自己掀開。“劉永杰剛參加工作的時候,每個試驗儀器的操作流程都問得很細。有一次,凌晨一點多了,篩分室的燈還亮著,我進門看到小劉一邊看規范,一邊在給當天拿回來的碎石做篩分試驗。我提出要和他一起做時,他拒絕了,堅持讓我指導他自己做,那股學習勁大著呢!”三分部試驗室試驗員李玉來回憶道。
在三分部工作期間,愛鉆研的劉永杰積極配合王凱參與改進冬季施工方案編制?紤]到張家口冬季經常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的氣溫,劉永杰密切注意拌合站用水溫度、砂漿預熱、攪拌時長等一系列環節,為冬季施工提供配合比參數依據,保證砂漿具有較高的體積穩定性和硬化后期較小的收縮變形,滿足冬季施工質量要求。他也從實際操作中漸漸認識到:抓好試驗工作就是抓好工程質量。
(二)
企業為敬業愛學的員工提供了成長的平臺,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臺。2018年8月,劉永杰調入一公司襄陽汽車試驗場項目部,從鐵路的鋼筋、水泥、原材料等試驗轉向瀝青、水穩、原材料等試驗,試驗流程變了,檢測方法變了,各項規范變了。
“小劉,做瀝青配合比應該注意哪些環節?混凝土試驗從哪幾個方面能提升工作效率?鋼筋張拉密度值參數多大是合格?”項目部試驗室主任劉戰剛找到正在施工現場做試驗的劉永杰問道。劉永杰逐個回答后,劉戰剛遞給他一份參加局青年技能大賽的報名表。
“主任看到局里這個通知后,說上次你在公司青工比武時拿了工程試驗‘技術狀元’,這次一定給你爭取這個機會。”項目部試驗員朱亞鵬羨慕地對劉永杰說。
面對更大的競賽舞臺,劉永杰雖然心里沒底,但還是想嘗試。他每天從工地回來后,便一頭扎進試驗室,理論一遍又一遍地過,儀器設備一遍一遍地操作,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時請教。
“比賽給了我學習的平臺,在比賽中我看到很多同事的砼試驗方式方法比較好,回去我也還要多練練。”即將上火車時,劉永杰和送站的同事依依惜別。(韓新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