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神州攬勝/○王建南
暖風和煦車輪疾,一路笑談到九鯉。美景閱盡意猶在,又伴周公下遼西。
——偶成題記
九鯉湖風景區位于福建省仙游縣境內,以湖、洞、瀑、石四奇著稱,是仙游“四景”(九鯉湖、麥斜巖、菜溪巖、天馬山)之一,面積達25平方公里左右。明代著名旅行家、地理學家徐霞客游覽后,由衷贊嘆:“匡廬三迭、雁蕩龍湫,各以一長擅勝,未若此山微體皆具也! ”
千百年來,無數達官顯貴、文人墨客都曾來此游覽,競相在湖畔吟詞作賦,題刻摩崖,給九鯉湖風景區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。其中,最具特色的竟然是和安徽頗有淵源的“祈夢”文化。
相傳,漢武帝時,現安徽屬地廬江府有一個叫何任俠的人,先后生了九個兒子。長子出生時,僅在前額正中長有一只眼睛,其余八子都是雙目失明。何任俠含辛茹苦把九子撫養大后,時逢淮南王劉安叛亂,九子因執意不肯參加,被劉安派人追殺。在“一目”兄長的引領下,九子歷盡艱險,幾經輾轉來到九鯉湖邊的山野中,避難隱居,修行煉丹,普濟眾生。一天夜里,風雨大作、雷電交加,九兄弟夢中復明來到湖邊,只見湖上天空一派安詳、寧靜。兄弟九人正在驚喜之中,突然,平靜的湖心水浪翻騰,銀光四射,九條長著雙翼的錦鯉從湖里飛出,徑直來到九兄弟面前。原來,九條錦鯉因為吃了九兄弟所贈仙丹生出仙翼,特地來接已經得道的九兄弟共同登仙。于是,九兄弟一一跨鯉絕塵而去,湖因此得名九鯉,地因此得名仙游。
游九鯉湖風景,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處。其一是九鯉湖畔的萬靈廟。據說此廟祈夢甚是靈驗,因此香火鼎盛,長年不衰。廟前駐足十余分鐘,只見一些紅衣女子,不停進出左中右三殿,為廟內供奉的諸仙進香。之后,又來到正殿大門前,面對一只碩大的香爐,恭恭敬敬舉香凝神禱告?粗齻儗P闹轮镜臉幼,我順著她們朝拜的方向看去,碧綠的湖面平靜安詳,并無神靈顯位,湖的對面是一座普通的半圓小山,也無奇特之處。揣測再三,我以為,她們朝拜的是冥冥中居住在那個方位的應夢神靈。其二是堪稱奇絕的九鯉飛瀑?吹斤w瀑的第一眼,就讓我想起李白那流傳千古的著名詩句: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 ”左側飛瀑,恰似一條白練從天而降,拍石噴濺的霧水激云蕩雪,彌漫天空;轟石擊水的聲音驚雷漱玉,撼山震谷。右側飛瀑,則似幾根輕柔的薄紗,沿刀削斧劈般的千仞巖壁夢幻般地飄游而下,若有若無,悄無聲息,宛如浴后匆匆離去的九天仙女的裙裾拖曳其間。顧盼左右飛瀑良久,不禁拍欄叫絕,真乃“鬼斧神工始信有,陰柔陽剛相對出”的曠世佳境也。其三是底蘊厚重的人文景觀。行于湖山間,不時可見摩崖奇石上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題刻,如宋代兵部侍郎陳讜的“天子萬年”,明代林有恒的“第一蓬萊”、工部尚書林俊的“碧水丹山”、戶部尚書鄭紀的“野趣謝千鐘老景尋神仙作會,湖光涵萬象夢魂與天地同流”、李翔的“觀瀑”、興化同知李翱的“玄珠”,清代鄭宗周的“九天珠玉”,以及近代嚴家淦的“飛雨奔雷”,潘心城的“九鯉騰云”,袁啟彤的“飛瀑”等等。行、草、篆、隸、楷,皆揮灑自如,各呈其長……